#途牛达人
#人文游
#摄影
#跟团游
下午两点半,导游收拢陆续来到集合点的游客,乘车前往下一个景区“小寨沟”。在一些旅游资料上,把小寨沟名字的来历与大名鼎鼎的九寨沟联系在一起,说小寨沟具有九寨沟的神韵,因此才叫小寨沟。
我们随团的导游对此予以了批驳,说小寨沟与九寨沟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把小寨沟往九寨沟身上贴纯粹是商业炒作。我上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小寨沟的名字很早就有。相传,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刘武周曾经在此安营扎寨,始有“小寨”之名。小寨沟在子房湖的北部,由“猕猴谷”、“潭瀑峡”和“泉瀑峡”三个相对独立的景点组成。
进入景区,右侧是一条缓缓流来的小溪,水流清清,碧波荡漾。这条小溪是子房湖上游来水的一条支流,叫“小龙溪”。
小龙溪上建有多道漫水坝,形成多级跌水,试图给比较单调的流水增加一些变化。
小龙溪左岸山上,一挂被称为“千米叠彩瀑”的瀑布顺山奔涌而下,汇入小龙溪。
第一眼看到这挂瀑布,就觉得不似天然,有点突兀。导游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体力来选择是三个景点都去,还是只选择其中的一、两个。鉴于前一天在龙门石窟遭遇的“危险”,我计划先走一个景点之后再对自己的体力进行评估,再确定是否继续。
猕猴谷景区入口就在停车场附近,据说其中不仅有猕猴表演,而且还可能与野生猕猴相遇。我对驯兽表演一向不感兴趣,看不得可怜的动物们被人驱使着无奈地表演。
加之前些时候刚刚发生了上海冠生园董事长翁懋在此被猕猴蹬落的石头砸中身亡的事件,心中的阴影一时难以去除,遂决定只在景点标志处拍几张照片,即折回沿小龙溪往北去看潭瀑峡。
小龙溪中有一个涂有太极图案的圆形舞台,每天在几个固定时间段会有太极拳表演。至此才知道,风靡世界的太极拳的最早“版本”陈氏太极拳就出在焦作所属的温县陈家沟
潭瀑峡入口处的那块“小寨沟”水泥碑,应该说立的不太是地方,也引起了不小的混乱,让不少游人把“小寨沟”和“潭瀑峡”混为一谈。
潭瀑峡起点是一座朴素的四柱三门牌坊门,门额“潭瀑峡”由著名书法家刘炳森题写。刘炳森曾任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潭瀑峡,顾名思义,是一处以潭水和瀑布为特点的峡谷景观,号称“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在峡谷景观中,如果说长江三峡是大型峡谷、红石峡是中型峡谷的话,那么潭瀑峡只能算是小型峡谷。为了体现这种小型峡谷与大、中型峡谷的区别,一般也把它们称为“沟谷”。潭瀑峡全长约2公里,游道分别沿峡谷两侧往返,整个游程差不多4公里。
进入潭瀑峡看到的第一潭水叫“渡仙潭”,据说饮此潭水,蛇可变龙,人可成仙。可惜潭里的水不仅少的可怜,而且在大量脏兮兮的水草的映衬下显得不那么洁净,估计很少有游客有胆量去尝试饮用,倒是看到好几位游客在用神水洗手、洗脚。
渡仙潭一侧的崖壁层层向潭水探出,形成屋檐状,给人以压抑感。而崖壁旁“小心落石,请勿靠近”的提示,更让压抑感瞬间变成了危险感。云台山破碎的岩石结构让其本来就是个易发生坠石的地方,而不久前发生的坠石伤人事件更加剧了游人对此的担忧。
快步离开可能存在潜在危险的危岩,逆流上行,前面一段河道里布满了大石头。一块不太显眼的标志牌告诉游人,这处景观叫“千堆雪”。驰骋开我的所有想象,把这处景致看了又看,终究没能把这一河床的大石头和“千堆雪”联系起来。还是一位团友的想象高我一筹:这河里的灰白色大石头不像一堆堆白雪吗?我不知道想出千堆雪名字人是怎么想的,但我这位团友的想象力绝对可以给100分。
“长寿石”是一块比那些“雪堆”更大的巨石,清晰的纹理颇似老者的皱纹。只是那个“寿”字实在有点小,看上去抠抠搜搜,不够大气。
长寿石背后即是颇具浪漫情怀的“情人瀑”。
情人瀑由三挂连续而来的小瀑布组成,妙就妙在每一挂小瀑布的水流都是先分后合,三分三合,似情人呢喃缠绵、耳鬓厮磨、卿卿我我,故得“情人瀑”之名。
情人瀑之上是一深潭,绿水清幽,色碧如翠,是为“翡翠潭”。
侧身挤过“减肥石”,可见一潭一瀑。
在阳光照耀下熠熠闪光的瀑布叫“银龙瀑”,瀑下的深潭叫“金龙潭”,这一潭一瀑构成的景观被命名为“金龙卧波”。
但以我的观察,瀑布滚过金黄色的钙化河床,奔涌入潭,才应该是“金龙”的想象所在。
    过金龙潭往上走,眼前的河谷一下子开阔起来,据说这里是潭瀑峡最宽阔的地方。
顺着黄色的河床、青绿的潭水依次望去,一挂高约十米的两级瀑布倾泻而下。两级瀑布第一级的两股水流在第二级汇成一股,形成“丫”字,丫字瀑之名由此而得。
水帘洞其实不是个完全意义上的山洞,充其量也就算是个山体凹陷。凹陷的上檐长满杂草,让从檐顶落下的流水形成一条宽约五六米、高约七八米的水帘。
水帘在阳光的照射下,如丝串珠,晶莹剔透。此类瀑布,在红石峡已经见过,应是云台山的一个特色瀑布品种。距水帘洞不远,崖壁离地面约一米处有一小股泉水涌出,这就是刚到景区就被导游极力渲染的“不老泉”。本来已经腾空了一个矿泉水瓶准备接点不老泉的水,但看到那可怜的一点点水和好几位等待的游客和还需要跨越栏杆的艰险,只好作罢,老就老吧。
不老泉旁的深潭叫“碧玉潭”,水面如镜,游鱼可数。
不老泉以北峡谷两壁的岩石开始呈现出与红石峡类似的红褐色,而河道中的大石块则是灰白和红褐两色。
跨过一座精巧的单拱小石桥,一潭清水的一侧悬有一块顶面平整如砚的巨石,潭水因此得名“洗砚池”。
另一种说法,则是把洗砚池和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联系起来,说王羲之曾经在此练字、洗砚。这应该是云台山景区众多蹩脚“传说”中的又一“力作”。
过洗砚池不远,一块中间开裂的巨石矗立在河滩之上,旁边立有一块小标牌“唐王试剑石”。围绕试剑石的来历,自然又是一大堆随意发挥的演绎,什么李世民曾经来此平定农民起义领袖刘武周啊,什么“竹林七贤”之一向秀的后人向李世民呈献“嵇康剑”那,什么李世民一高兴挥剑就来了这么一下子呀,完全都是低水平的生编硬造。一般认为,中国神话的基本框架定型于两汉时期。也就说,两汉时期中国神话已经完成了它的基本创作,之后再出现的所谓“神话”统统应该被归入“胡诌八扯”之列。
欣赏完试剑石,继续上行,即是潭瀑峡的尽处“坐井观天”。
这坐井观天三面都是垂直的峭壁,抬头只见一片蓝天,身处其中确有坐井观天的感觉。
那高耸的岩壁在顶端逐渐内收,极像一残破的穹顶,摇摇欲坠,着实有些骇人。
旁边的“落石危险”提示和工作人员的不时提醒,更让人相信那穹顶之上随时都可能有飞石落下。确实不是久留之地,迅速告别返程。
潭瀑峡的返程游道在峡谷的另一侧,一路几乎没有可供观赏的景致。单调的回程疾行,多亏有一位歌声相当专业的歌者相伴,浑厚、清澈的女中音在峡谷中分外美妙。
快到出口的路旁,有一座六角单檐攒尖顶小亭,亭额为“依亭”。亭联“青山情依依似若刘备望徐庶,流水意潺潺朋同王伦送太白”颇有人情味,也与环境位置相契合。
回程的最后一小段与来路并不完全重合,依然是流水把一处处潭水串联起来的景致。
严格说,潭瀑峡的游览强度并不大,接下来完全可以继续游览“泉瀑峡”。
但在上午游览了红石峡之后,又加上超高气温造成的体力过渡消耗,我感觉再走泉瀑峡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在随后的一个多小时时间里,我一直在景区停车场的候车亭里静静的休息,不断补充水分和热量。景区快要下班的时候我突然发现,猕猴谷旁边山上的千米叠彩瀑不见了。我的天啊!原来那瀑布是人造的!
山水景观,山和水缺一不可。红石峡之所以比较完美,就在于子房湖为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让其即使在枯水期也能山清水秀。与之相比,潭瀑峡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潭瀑峡的上游在山西境内,水的控制权并不在自己的手里。

本游记著作权归@蓬莱海市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